Last Updated on 11 月, 8 ,2023 by 莯
Table of Contents
重新認識飲食的重要性
曾經莯也是懶得煮晚餐的職業媽媽,晚餐一直是下班回家路上買或是訂外送。一直到了某一天,體重數據飆高到人生新高峰,比剛生完孩子時還要再多上10公斤。先生和我的健檢報告更是慘不忍睹,有中度脂肪肝,也出現高、低膽固存數據異常。若再不管控,心血管疾病會開始來找我們麻煩。
才發現原來這些日子以來,時間除了朝著老去的年歲奔去之外,身體更是加速與青春背離。每天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壓力,讓我們往往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,導致身體健康逐漸下滑。每當感到疲憊或是不適,我們往往尋求快速的解決方法,如喝咖啡或吃糖分來提神,但這些只是短暫的解決方案,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源。
若再不注重保養,身體會在我們老去之前先崩壞。這不僅僅是外在的老化,如皺紋或髮白,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健康問題,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。這些問題一旦發生,不僅治療成本高昂,更重要的是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。
於是,開始研究執行168斷食法,這是一種只在每天的8小時內進食,其餘16小時則完全不吃任何食物的飲食方法。這不僅可以幫助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,還可以促使身體更有效地燃燒脂肪。除此之外,開始研究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,了解哪些食物對我們有益,哪些則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傷害。
這意味著我們的飲食習慣直接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況。選擇健康的飲食,不僅可以讓我們看起來更年輕,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的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。
開始執行在家自己煮之後,對食物有更多的理解。並發現以前外食的時候,青菜的攝取量真的很少。自己煮之後,將每日蔬菜的比例大幅提高,進食時間也搭配168斷食的方式,慢慢的體重真的明顯下降了(三個月下來,已經無痛苦瘦了9公斤),健康數據等著明年健檢驗證。
莯想在這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,職業婦女如何輕鬆聰明煮,讓職業婦女自己煮晚餐可以持久下去。這系列的一開始,莯先介紹蔬菜的採買想法、葉菜類蔬菜的保存和預處理方式。
蔬菜採購地點
莯採購食材的地方很多,最喜歡傳統市場,卻也常因為夏天怕熱,只逛知名超市如家樂福、大潤發、全聯或偶而到好市多。
唯獨葉菜類,非去傳統市場購買不可。
除了精打細算的小資價格吸引人之外,新鮮也是很大的關鍵。到超市採買雖方便,但稍微可惜的是葉菜類通常包裝起來,偶而不仔細檢查會買到有點小爛掉的菜。
如果有時候真的太忙,莯會比較偏好全聯,目前在全聯買到的葉菜類都很好,當然同樣的價格比起傳統市場份量上還是少一些。
一週蔬菜挑選概念和採買數量
莯家是三口之家,回到家基本是煮莯跟先生的三人晚餐和先生隔日的便當菜。一般是兩份青菜、一份蛋白質類,再加上一熱湯。
可能是職業病的關係,莯是很喜歡規劃的人。但一到了傳統市場可以逛的東西好多,且因為時間季節不同,常常會有很多驚喜選擇。每週規劃又覺得好像太過累了,這樣很容易無法持久下去。
因此莯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購買蔬菜的邏輯,以便到市場可盡興地逛,不用執著於事先規劃好的菜色。只要掌控好所買的數量,準備好逛街的心情,依據分類採買,大概都可以在一週內食用完畢且很可以輕鬆的上菜。
以一週的份量來說,下面大概是莯搭配分類方式和邏輯:
上半場類
- 上半場的概念是,預計在購買後前3~4天內食用完畢最佳的蔬菜。一般來說大約會採買6~8份大把葉菜類,如青江菜、空心菜、小白菜或是小松。上半場類的蔬菜,如果新鮮度夠好,有些可以保存到一週。在這種情況下,像莯一樣偏好清炒蔬菜類的人,可以放心多採購一點。
下半場類
- 下半場的概念是,預計是在購買後4~7天才開始食用的蔬菜。因此大約會是4~6份,可以稍微再放久一點的蔬菜類,如番茄、小黃瓜、秋葵、玉米筍、苦瓜、高麗菜、青椒、四季豆、木耳或花椰菜等等。
百搭類
- 百搭類:煮肉、煮湯、醃小菜都可能用上的食材,像是洋蔥、白蘿蔔、菇類、紅蘿蔔。莯會常備這幾種蔬菜在冰箱。
以上的蔬菜,皆以份計算。原因是若購買多種類別的蔬菜,處理起來過於麻煩,很容易就會想放棄。
莯的想法是,蔬菜樣式不用多,以餐的份量來計算(成年人一餐至少要攝取2~3份一個拳頭大的蔬菜量),採買3~5種類別,交錯食用就不會膩。以兩菜的話,大約兩把市場買的葉菜類,可以達到2人份的2~3份的拳頭大的蔬菜量。
當季的食材最好,這次文章準備的是上週採買的食材,之後有機會再不定期分享其他蔬菜囉。
蔬菜的預處理
當開始自炊計畫時,目標是希望在回到家後,20分鐘內(跟去買外帶的時間差不多)能夠上兩菜一蛋白質類(魚蛋肉類)和一湯的晚餐。
莯發現如果下班才處理蔬菜,光是切菜、洗菜、處理廚餘等等,光想就感到很累且不容易持久。在經過好幾次的測試後發現,要能夠輕鬆達成需要靠食材預處理。
以下是目前找到的最能達成的方式,莯現在會在週末買完菜後,約花30~40分鐘左右,處理完採買回來的蔬菜數量。
葉菜類的預處理方式,真的比想像中簡單很多。只要掌握好幾個簡單的原則,就是不碰水、保持蔬菜的水分即可。蔬菜要煮的時候,再從冰箱取出清洗即可。
葉菜類處理參考
保存葉菜類,善用保鮮盒很容易可以達成。莯的方式是,蔬菜不洗,切斷根筋分段擺放,就不容易壞。莯試過不分段擺放,容易悶在一起有濕氣產生,葉菜部分就比較快壞掉。(一般從傳統市場買回來,菜根部的就會用有橡皮筋綑住,這部分保留不用特別處理,直接分段切後放入保鮮盒即可,很方便。)
以下是本次的處裡蔬菜部分和保鮮盒使用方式,提供參考:
- 編號1、3: 小白菜和小松。
- 編號2:空心菜,根部部分可以分切兩段。一節根部可以用於炒肉絲,一節和葉菜部分,可以清炒。這樣瞬間,就能有兩道菜產生~
- 編號4: 紅蘿蔔。切成常用菜色會使用的大小。本週想煮咖哩,一半切得較大。另一半黃框部分,可以拿來煮湯、炒高麗菜等等的。
- 編號5和6:四季豆,分切成條狀和豆塊狀。豆塊狀可用來煮蔬菜湯或是炒絞肉的時候使用。是一菜多用的變換菜色好幫手。
- 編號7:綠竹筍。用電鍋內外兩杯水蒸熟後,起鍋後過冰塊冷卻。瀝乾水後,冰到冰箱。要吃的時候再擠上美乃滋,隨時的涼拌清爽好料,即可上桌。
- 編號8:杏鮑菇。滾刀切成不規則狀,可用於乾煎、煮湯等。也是一菜多用的變換菜色好幫手。
- 編號9: 黑木耳。切成絲狀。可用於煮湯、炒麵或是做成配菜的肉絲炒木耳等。
- 編號10: 高麗菜。高麗菜切絲,可用蒜頭清炒、煮蔬菜湯或是炒肉絲、蝦米。也是很好變換菜色的蔬菜。此外,高麗菜通常很大一顆,可以不要一次切完全部。切1/4顆用保鮮膜包起,可以再多放個4~5天。
這次使用的保鮮盒有:
心得
發現蔬菜整齊擺放的力量
以前很容易將一些食材放到壞掉,只因擺放的時候放在冰箱深處。透過預處理和善用保鮮盒後,打開冰箱可以一目瞭然,一盒就是一份。保鮮盒分割了明確的空間,沒有多餘的空間前,代表這週菜還夠用,很快的會消耗完畢。自從這樣做之後,不再浪費食材,等於也是存了錢。
別讓煩惱煮什麼,困住了自己
莯的初衷是改善身體健康,又想要輕鬆煮。剛開始自己煮的時候,手忙腳亂。買了食材,沒有事先處理,還要花時間想一下要煮什麼。偶爾回到家,才發現食材不夠,只好點外送。那段時間,真的差點堅持不下去。
現在已經整理好的蔬菜,讓莯在回家料理晚餐時,很直覺的取用。不用費太多精神。因為上半場和下半場的分類方式,在週末整理食材時,已經按心中的預想排放好。菜色也大約在處理食材時,已經預想過了。說真的你切菜的形狀,會直覺影響你做出的菜。例如,看到切絲的高麗菜,想到清炒肉絲。看到稍微切大塊一點的,你想到的也許是煮湯麵會用上當配菜,又或者可以清燙加蠔油。
保鮮盒是好幫手,但不是絕對
的確,莯善用了保鮮盒做了預處理和分類。但坦白說,如果是去全聯買的蔬菜,其實不一定需要事先處理太多。
因為全聯的蔬菜包裝,能很清楚地展現出蔬菜。取出來切完菜的根部和葉菜各自整齊分開後,再放回原本的袋子內,一包一包的立起來,也可以很清楚的取用。莯到傳統市場買菜時,市場大多是大塑膠袋或是莯自備的袋子去裝。因此需要保鮮盒整理。但若以食材的保鮮時效為考量,保鮮盒的效果還是好一些。
兩菜一肉一湯是理想,偶而來碗乾麵也無妨
身為職業婦女,週間坦白說也是有些面臨工作壓力的時刻。莯發現一個月之中,總有個幾天,工作就是好累。分類好的菜要煮上兩菜一肉雖然容易些,但心情不美麗的時候,偶而也感到厭煩。
其實,這時候就簡單的煮碗乾麵加青菜肉絲、或是煮碗熱湯麵加青菜、蛋。用上已備好的食材,10分鐘內就上菜。是的,即使有預先處理好的食材,也不用讓自己有過大的壓力,這樣下來比較容易執行成功喔!
自製冷凍蔬菜
週間上班的日子,下了班如果連洗菜都不想。可以試看看自製冷凍蔬菜,冷凍蔬菜其實更能保持蔬菜的營養。自制冷凍蔬菜並不困難,冷凍的蔬菜可以放的保存期較長,放冷凍庫一個月不是問題。
最近嘗試做了很市場上常見的青花椰菜和高麗菜,以下分享簡單步驟:
- 蔬菜清洗後,切成適當大小。
- 燒一鍋開水。
- 等水滾後,加入蔬菜和少許鹽殺青。這次花椰菜,煮約3分鐘,高麗菜約2分30秒左右。(煮的時間可視個人喜歡的口感調整)
- 將蔬菜放涼、水分擦乾
- 放入冷凍庫
以下是青花菜冷凍一週後的樣子:
以下是高麗菜冷凍一週後的樣子:
冷凍花椰菜一直是常見的選項,但我這次想嘗試一下自製冷凍高麗菜。
以下是利用冷凍高麗菜,搭配電鍋和烤箱,快速地做出了一道鮭魚高麗菜晚餐餐盤。將冷凍高麗菜放在玻璃保鮮盒裡,直接放電鍋加熱,而鮭魚則在烤箱裡烤了10分鐘。雖然高麗菜的口感沒有像我預期的那麼脆,但仍然保留了高山高麗菜的甜美風味。這樣一來,晚餐不僅不繁瑣,還能迅速上桌!
常備菜參考
除了葉菜類的預處理,事先做好的常備菜,也能在週間晚餐準備更輕鬆。
蔬菜類備菜
蛋白質類備菜
其他好食餐盤參考
關於營養
- 酪梨的營養價值:10個讓你愛上這超級食物的理由
- 減重路上的好夥伴:蛋白質的重要性
- 避免溜溜球效益(YoYo Effect),減重、維持體重和211餐盤飲食分享
- 巨量營養素,身體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與健康基石
- 台灣骨折率全亞洲第一,你鈣質攝取足夠了嗎?
- 蔬菜與減重秘密,台灣在地蔬菜的營養超能力
0